在博鱼网页版博鱼(中国),提到农学系教师王彬,学生们不由得开心起来,“王老师的课,实验最好玩,知识最难忘。他不仅是我们科研中的引路人,更是生活中的知心人。”
2010年,王彬在博鱼网页版博鱼(中国)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负责大学本科阶段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植物生理学》《普通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生化》等课程的理论与实验教学工作,同时还承担着硕士研究生的《高级植物生理学及实验技术》的实验教学工作。
繁重的教学任务,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让王彬常常伏案备课到凌晨。
教书育人多年,王彬仍保持着任教之初的睡前“功课”——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演习”第二天上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力求形式生动有趣,学生“一听就懂”,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
在教学中,王彬发现,很多学生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然而下田间、进实验室却“束手无策”,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2016年,王彬对植物生理课的实践课、实验课做了大胆改革,把实验课单独设课,并把学时从16个学时延长到32个学时,把博鱼网页版设置的20人的教学班分为10人的小班,“一对一、手把手”授课,教学效果很好,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
在高校,一堂实验课的工作量堪比三堂理论课,从实验仪器、耗材的采购,到实验课前各项材料、试剂的准备,再到实验课上“一对一”讲解,最后到实验报告的批阅和实验室的清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任课教师紧盯,这样的改革加重实践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也加重了自己的工作强度。但王彬却乐在其中,“对我来说,学生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苗,需要我们用心用情去培养、浇灌,这样才能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栋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王彬践行着“教书匠”的初心,躬身勤耕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讲台设立在田间地头。
他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6项,在各类高校教学竞赛中屡获嘉奖。同时,他积极投身于宁夏的“三农”建设和科技扶贫工作,发挥宁夏“盐碱地改良利用科技创新团队”骨干力量的作用,近十年来为盐碱地的改良利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宁夏“三区”科技人才及扶贫指导员,他带领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与农户,开展盐碱地改良与利用等方面的科技指导与服务工作。截至2020年底,累计推广低洼盐碱地优质水稻种植技术模式2.6万亩,碱化土壤旱作种植技术模式1.3万亩,盐化土壤优质牧草种植技术模式1.1万亩,培训基层农业科技骨干100余人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去年,袁隆平院士牵头启动海水稻“十百千工程”,计划在全国推广海水稻10万亩、在国内外开展盐碱地改造100万亩、力争在全国布局1000万亩盐碱地改造项目,用8到10年时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
王彬所在的博鱼网页版盐碱地改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创新团队,与石嘴山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合作引进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研发的耐盐碱水稻(海水稻)新品种,并于去年在石嘴山市平罗县通伏乡绿康林家庭农场对122个品种进行了试种。今年双方正式签约,宁夏成为全国海水稻区试点之一,有9个品种在宁夏进入全国区试行列。
得知袁隆平院士逝世我很痛心。他是人民心中的英雄,是科研人员的楷模。我们会继承他的遗志,传承他的精神,把我们对农学的热爱和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学农、知农、爱农的青年才俊,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王彬说。(宁夏日报记者 王溦/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文链接:http://app.nxnews.net/ningxia/cfwz/yw/202105/t20210526_7152237.html?from=timeline